萬人好評

科技輔助:兒童復健與AI智能共融治療

8,435 #陳思穎醫師
文章分類:更多資訊 / 醫美新知

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,AI和智能裝置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,但對於充滿人情溫度的「兒童復健治療」上,科技又能帶來什麼不同的火花呢?

 

適采聯合診所復健科職能治療師,同時也是兒童職能治療專家陳思穎,她認為,在兒童復健中,AI與智能裝置不應該是「取代」的角色,而是扮演「輔助」角色,讓治療可以更事半功倍!

 

兒童復健「地基」!科技帶來的雙面刃?

在兒童復健中,最重要的核心是社會化,而這正是充滿「人性溫度的互動」,因此她認為,AI和智能裝置的設計初衷,應該是進行「輔助」,而非用來「取代」人類。

 

陳思穎指出,現代孩子很難不接觸3C產品,雖然能提供更具變化與衝擊的畫面,可以增加學習動機,然而過度使用卻可能帶來負面影響:

 

  • 發展基礎不穩:0至6歲是孩子大腦快速發展的時期,過度的高度變動如同在不穩固的地基上蓋豪華外牆,一旦過度刺激,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。
  • 生活經驗的剝奪:孩子在螢幕上看到再多擬真的畫面,也無法取代實際的五感經驗,這可能導致孩子難以連結或區分虛擬與現實,進而影響未來認知發展
  • 社交能力的局限:AI和智能裝置多為「單一輸出」,無法提供真實的人際互動情境,長期以往,容易造成孩子在社交行為上產生區別 。

 

因此,陳思穎特別強調在兩歲以前的孩子,應盡可能完全避免長時間接觸螢幕!

 

AI與智慧裝置的暖心潛力:輔助與共融

人際溫度的不可取代性,治療師不僅是協助孩子完成任務,更是一路陪伴家長,並幫助家長緩解壓力,同時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。這份「治療孩子、教育家長」的雙重任務,正是復健領域最獨特且珍貴之處 。

 

但同時透過AI等智能數據,可以在復健領域提供「暖心輔助」的角色,為復健帶來全新的可能性:

 

  • 精準分析:AI幫助醫師和治療師更精準地分析孩子的需求。例如:在疊積木的任務中,AI可以分析孩子疊不好的原因,是手眼協調不穩、動作控制不好還是無法模仿他人,從而提供更精準的介入方案。
  • 學習動機:智能裝置能提供更多元的互動模式和視覺效果,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,而這對於在傳統治療中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尤為重要。
  • 便捷AI穿戴工具: 對於先天性肢體缺損或腦性麻痺等重度個案,AI穿戴裝置可以幫助孩子透過僅存的肢體動作,甚至是透過「眼動系統」來操作裝置,實現學習與生活自理,為他們開啟了一扇與世界互動的新窗口。

 

陳思穎的見解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人本關懷的未來圖景。科技的進步,不應是取代,而是成為輔助,讓治療變得更精準與有趣,同時也讓復健這項專業能夠更深入地觸及每一個家庭,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,注入更多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與希望
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

星采/星和診所技術更榮獲多方的專業受肯定,將會持續提供優良的醫療服務及品質回饋所有顧客。
 
我要諮詢
姓名
電話
Email
門店
『我已詳閱個資告知事項及同意收到星采星和相關訊息並同意送出』
驗證碼 驗證碼
網站實例僅供參考,任何療程的副作用及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及術後保養而異,實際狀況需由專業醫師親自評估為主。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: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,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 Copyright © 2014 STARNIC Bio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