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January
- 16
- 2024
淺談疫情後的台灣醫療產業,開啟由治療邁向預防的大健康時代
(圖源:canva)
三年的新冠疫情不僅改變人民的生活,對於站在第一線的醫療院所而言,運作量也一度接近滿載,不僅需應對新病患的需求,也要維繫舊患者的治療。因此隨著疫情過去,人們也開始思考「預防」的重要性,逐漸邁向新的大健康時代。
何謂大健康?
所謂的大健康,指的是以健康為核心考量來進行的行為。舉凡運動手錶、生理數據相關的智能監測(如rooti貼心貼)等,都是融入健康觀念,以治未病的方式採取預防性治療,減低未來發病的可能性。
相對於過往有病治病的概念,大健康時代提倡健康管理,不只有在生病時才注重健康,而是倡導人們在日常中更加積極主動地關注健康。如:吃得健康,每日攝取足夠的六大類食物;活得健康,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,由內而外做好身體管理,主導自己的健康行為以減少醫療體系的負擔。
醫療中的未雨綢繆:細胞儲存
生病時,人體中的免疫系統便會開始作用,辨識進入身體內的病原體並啟動防衛機制,維持身體的健康。而免疫細胞就是身體的保衛隊,不只負責保衛自身細胞,更會抵抗病毒、消滅受感染的細胞,當人體冒出癌細胞時,殺手T細胞能夠主動找出腫瘤細胞並進行消除。
然而,如同器官會隨著年齡逐漸老化,免疫細胞的活性也會因年紀而下降,作用力變得不如以往。考量到許多疾病的好發期都是在晚年,如今也有人開始提倡「細胞儲存」,將年輕時「活性較高、狀態較佳」的免疫細胞儲存下來,以供未來提取使用。
細胞儲存的用處
目前細胞儲存主要的使用管道為自體細胞治療。當患者選擇進行細胞治療後,醫療院所便會採集其血液來進行培養,但有些患者可能因疾病或其他原因,造成免疫系統功能受損,難以提供優良的免疫細胞。如此便可能造成細胞培養的困難:如製備出的免疫細胞數量不足,或是製備時間拉長等,讓患者面臨更久的等待而無法進行治療。
細胞儲存則克服了患者本身免疫系統低下的問題。透過儲存年輕免疫細胞,就能避免因免疫系統狀態不佳而造成的取樣困難,使用年輕、活性高的免疫細胞進行製備,培養出數量穩定、品質優良的免疫細胞,再進行細胞回輸。
藉由生理監測裝置,我們得以方便觀察身體狀態,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;透過細胞儲存技術,我們開始提前準備未來的療程,落實「預防」大於治療的實踐,貫徹大健康核心概念。隨著健康觀念的普及與進步,未來人們將以更加全面、預防為導向的方式,實現個體的身心健康。
【超預防醫學.細胞治療諮詢平台】
集結近30位衛福部認證名醫,提供20分鐘線上諮詢服務。
•本文所刊檔案照片皆為經當事人同意使用,非當事人同意之檔案照片皆有完善保護程序•